新闻中心
新时代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同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

类别:新闻中心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4-03-16 03:36:11  浏览:1

  中国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早在革命年代,同志就提出要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数千年珍贵遗产,并妙用“实事求是”等中国话语,创造性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延安时期党的文献多次表达了这种文化自觉,把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党“血肉相连”的东西。

  新时代,以习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人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更加主动、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深深植根于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2022年10月28日,习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图为游客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观看展出的卜甲。新华社记者 李安/摄

  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精辟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十年来,以护文明之火种、传永续之文脉的崇高使命感,全方位、多角度阐释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展示了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有礼敬之心,更有激活之道。从挖掘阐发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精华,推动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到推进文物和古籍保护利用工作、实施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再到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将中华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在习的引领推动下,中华民族长期积淀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传播开了,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了,中华五千多年文化的“一池春水”被彻底激活,在新时代展现出蓬勃生机、焕发出巨大活力。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从传承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深厚的文化情怀,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既从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又以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厚植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文化底蕴,集中而深刻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最新智慧结晶,集中而深刻地展现了我们党的最新理论创造。

  比如,创立习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学说的结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中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同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及世界历史理论的结合;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思想,体现了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社会观同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结合;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的道德观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结合。

  在双向融通中,马克思主义因汲取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精华而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因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而更好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展现永恒魅力。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浙江杭州建德市推出“新安堂前燕”数字化应用场景2.0版,以数字赋能提升基层理论宣讲成效。图为“新安堂前燕”数字驾驶舱。建德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新时代伟大变革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气象一新、格局一新。党的创新理论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护;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风骨神韵、革命文化的刚健激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兴盛在实践中蓬勃展开,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正确精神指引。

  习深刻指出:“我们现在是距离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最近的一个时代。我们自信起来了。”从战争后的文明蒙尘到今天的文化自信自强,中国人民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信心百倍书写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绚丽篇章。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2023年第3期《求是》杂志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院)务委员会文章《推进“两个结合”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